返回

保证人死亡后,其继承人是否应在遗产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

保证人死亡后,其继承人是否应在遗产范围内承担保证责任?本律师认为应当分情况而定。如果保证人死亡之前,主债务已到期或债务人已违约,保证合同约定的责任事由产生,则保证人死亡后仍应以其遗产承担保证责任;如果保证人死亡之前,主债务未到期或者债务人清偿了债务,保证责任就未及产生,保证人生前不承担保证责任,死后也不应以其遗产承担保证责任。具体理由如下:

一、关于保证责任的性质。我国《担保法》仅对保证的含义作了规定,对于保证责任却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笔者认为保证责任是基于保证合同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合同之债。首先,保证人承担的不是责任,而是一种基于保证合同而生的债务。责任是指法律对行为人某一行为否定性的评价,是法律强加于行为人的一种负担,是行为人违反法律规定或者合同义务而应承担的不利后果;债务是指按照合同的约定或者依据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义务。由此可以看出,担保责任其实并不是民事责任,而是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保证人须代为清偿的一种义务,是一种附条件的合同义务。其次,真正意义上的保证责任应当是保证人不履行保证债务时,应当承担的一种赔偿或履行责任。我国《担保法》中的保证责任显然并不是这一含义,而是指根据保证合同,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人负有代为履行债务或者赔偿损失的义务,是一种保证债务。综上,保证责任是依据保证合同而产生的一种特殊之债

二、一般来说,要承担连带责任保证需满足下列条件:

1、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债权人与保证人签订保证合同的目的,在于确保自己对主债务人的债权能够实现。在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前,债务人随时可能履行债务,只有当主债务履行期届满后,主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保证责任才会发生。

2、主债务人没有履行债务。主债务人不履行债务包括拒绝履行、迟延履行、瑕疵履行四种情形。

3、主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没有正当理由。保证人享有主债务人所有的抗辩权,当债权人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时保证人得以主债务人的抗辩事由对抗债权人的要求。债务人放弃对债务的抗辩权的,保证人仍有权抗辩。

4、债权人在保证期间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在合同约定或者法律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

此外,如主债务转让的,需经保证人书面同意;债权人和债务人协议变更主合同的,也应当取得经保证人的书面同意,否则保证人不再承担保证责任。

三、如果保证人死亡时,主债务的履行期限未满,条件未成就,保证责任就未产生,保证人死亡后也就无保证责任可言。如果保证人死亡时,借款的履行期限已经届满,主债务人未履行清偿义务,亦没有其他免除担保责任的情形。则保证人死亡时,保证责任已经产生,保证人对主债务人未履行的债务就负有清偿义务。

四、负有保证责任的保证人死亡后,仍须以其遗产承担清偿责任。

首先,合同一方当事人死亡,合同的效力如何需要区别对待。如果是财产性质的合同,比如买卖合同、借款合同等,一方当事人死亡的,该合同的财产权利可以由继承人进行继承。当然,对于原合同主体的债务,继承人在继承遗产范围内清偿被继承人的债务;如果是具有人身依附性的合同,比如委托合同,一方当事人死亡的,合同效力自然终止,该类合同的权利、义务也不应当由继承人继承。保证合同属于财产性合同,保证人对债的担保其实是以自身的财产进行担保,主债务人未履行到期债务的,保证人以其财产对债权人承担清偿义务。

再次,保证合同所生保证责任属于财产性义务,即保证之债,对于财产性义务,由于其不具有人身专属性,履行义务的主体可以变更,依据《继承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继承遗产应当清偿被继承人依法应当缴纳的税款和债务,缴纳税款和清偿债务以他的遗产实际价值为限。即继承人在继承保证人遗产范围内承担清偿义务。

最后,从保障交易便利和交易安全出发,设立保证对债进行担保,就是为了保障债权人债权的实现,保证交易能够顺利进行。当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的实现就需通过保证人来完成。而保证人履行清偿义务后,享有向债务人追偿的权利。保证人的继承人在继承遗产范围内清偿了债务,也同样享有对债务人追偿的权利。


   


上一页: 广播电视播放合同纠纷,判决被告支付播映权费用及违约金总计近千万! 下一页: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的规定,商品房质量问题通常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北京市盛都律师事务所  电话:18910845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