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平复消极情绪,远离激情犯罪

调查发现:嫌疑人系在受到外界刺激后,形成强烈而短暂的消极激情,并在此情绪支配下实施冲动性伤害行为导致犯罪,即所谓激情犯罪的占此类案件受案总数的77.53%。酒精是使嫌疑人丧失必要的理性与宽容,进而睚眦必报,实施不法行为的重要原因。我们来看几个案例。

酒精刺激压抑情绪

张某来京打工3年,非但没有实现“挣钱回家娶媳妇”的愿望,反而沦为涉嫌故意伤害的嫌疑人。
因 为工作出了小差错,身为酒店保安的张某被公司炒了鱿鱼,当月工资以及押金1866元都被公司扣去。此前的3年间,张某辗转了数十家单位,每月所得工资几乎 全部用于日常开销,1866元对于张某来讲不是小数目。2011年5月25日,张某喝酒后在市场的地摊上花4元钱买了一把水果刀,别在后裤腰处用上衣挡 着。找酒店经理讨要工资遭到拒绝后,张某向经理挥起了水果刀。
检察官说,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从统计数字上看,酒后致人伤害的嫌疑人中 56.25%仅具有小学或初中文化程度,他们中83.33%的人员属于25岁至50岁年龄段,持此学历难以在社会上寻求较好职业,多从事饭店服务员、保安 等,收入偏低且工作不稳定。由于嫌疑人在社会生活、资源分配等方面处于劣势,面临就业困难、生活贫困等现实压力,在社会、家庭中难以获得他人尊重,导致其 自身心理承受能力较低。在遭受外界刺激时,容易丧失理智,诉诸武力。同时,他们因为法律意识淡薄,不能正确预见其伤害行为的法律后果,往往酒后凭一时之 气,使自己身陷囹圄。

小矛盾引发大伤害

“我与被害人根本不认识,就是因为那个女子拒绝和我跳舞却转而邀请他,我觉得没有面子,所以与他发生争执动起手来。”当被问起案发起因时,嫌疑人李某如是说。
2010 年11月23日15时许,犯罪嫌疑人李某与其侄子李某伟,酒后在西城区一家歌舞厅内跳舞,李某与被害人张某因争抢女舞伴发生言语争执,后上升为肢体冲突。 侄子李某伟见状,参与对打。互殴中,被害人张某左侧股骨受伤。经手术治疗,双下肢不等长,法医鉴定为轻伤。叔侄二人虽因具备取保候审条件被不予批准逮捕, 但他们面临的亦将是一时冲动所带来的刑事追究。
检察官说,类似的被害人与嫌疑人之间的小摩擦是激情犯罪的一个刺激源,在之后二者为解决矛盾的互动 中,由于被害人的不当处理使嫌疑人的情绪逐渐升级,直至失控。调查显示,嫌疑人与被害人本无宿怨,甚至并不相识,因琐事发生口角,升级为打斗并造成伤害 的,占激情故意伤害案件总数的58.43%。比如2011年4月26日凌晨,孟某、孟某新、孟某馀兄弟三人在西城区一饭馆吃饭喝酒。孟某新离席方便回来, 对二人称与不远处的李某发生口角。孟某、孟某馀随即来到李某所坐桌前,与李某互骂。李某怕对方人多势众,自己吃亏,就从包中掏出已经安装了气罐,但没有子 弹的仿美国史密林左轮手枪,朝他们开了两枪。孟某兄弟3人将枪抢下后,李某又从口袋里掏出多功能折叠组合刀乱划,将孟某新扎伤,造成其开放性腹部刀刺伤、 腹壁穿透伤、腹内脏器损伤、胃破裂。互欧中,李某右肩胛骨也被打成骨折。

女性冲动不容小觑

据了解,在西城区检察院查办的涉嫌激情犯罪的73人中,有3人系女性。她们均与被害人相识,并因某种原 因长期结怨,由某一事件激烈冲击后,产生犯罪动机,将对方殴打致伤。如陈某涉嫌故意伤害案中,被害人许某与嫌疑人陈某系亲属关系,二人素有房产纠纷。 2011年4月29日,双方再次发生争执,陈某即持木棍将许某打伤,造成其多处软组织损伤,右尺骨冠状骨折。经鉴定,许某所受为轻伤。
“事实上, 涉嫌激情故意伤害犯罪的嫌疑人主观恶性并不深。”承办此类案件的西城区检察院检察官说,从某种程度上讲,此类案件的犯罪嫌疑人大多属于在经济收入、权利享 受、社会地位等方面的弱势人群,容易衍生对社会和他人的仇视,并认为正当的手段难以满足自我权益。因此,在遭受外界不良刺激时,容易出现不可抑制的情感宣 泄和暴力行为。

建议:关注弱势人群,增进社会公平,缓解社会成员特别是弱势人群的生存压力,使其重新树立对公平正义的 信心,平复其嫉妒怨恨、打击报复的不良心态;加强法制教育宣传,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并充分发挥各基层组织的矛盾化解功能,将故意伤害激情犯罪的不安全隐患 最大限度地消除在萌芽状态。


北京市盛都律师事务所  电话:18910845515